深圳市政府近日发布了最新的《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节水典范城市工作方案(2020—2025年)》,旨在通过创新技术和政策推动,解决该市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深圳市水务局联合多家科技企业共同推出了“i深圳节水”平台,作为水利工程行业门户的移动互联网板块,这一新举措标志着深圳在节水和智能化管理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
一、技术革新与智慧节水
深圳市利用其电子信息技术的产业优势,开发了“i深圳节水”平台。该平台不仅实现了政府、供水企业及用户之间的互联互通,还引入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水使用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预计到2025年,用水大户的智慧水表覆盖率将达到100%,实现在线监管和信息共享。此举为深圳市的水资源管理提供了科技支撑,还极大地提高了水资源的使用效率。
二、政策驱动与目标设定
根据《方案》,深圳市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和强度。这包括推广再生水和雨水的使用,尤其是在工业和市政领域。目标是到2025年万元GDP用水量控制在6立方米以下,全市用水总量不超过广东省下达的21.13亿立方米指标红线。深圳市已成功推动了包括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在内的多个重点区域的再生水利用工程,使得再生水利用率达到了74%以上。
三、未来展望与持续推进
深圳市水务局局长胡嘉东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节水型社会的创建力度,通过科技创新和系统管理,不断优化水资源配置,提升水利用效率。同时,市政府也呼吁广大市民和企业积极参与到节水行动中来,共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
此次“深圳节水”平台的推出,不仅是深圳市响应国家节水行动的具体实践,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时数据监控、智能分析和广泛参与,深圳将在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上发挥示范作用,为其他城市提供宝贵经验。